02
與藝術家同行
鄺珮詩與ifva

鄺珮詩(Teresa Kwong),香港藝術中心節目總監,以藝術行政為專長,一直積極推廣電影與跨媒體藝術。ifva獨立短片及影像媒體節(前名為「香港獨立短片及錄像比賽,下稱ifva)於1995年由香港藝術中心創辦,本以推廣影像作品為主,讓香港及亞洲的獨立影像創作人互相交流切磋,自2005年起,ifva加設互動媒體組,以比賽形式開創了媒體藝術的新格局。

於香港藝術中心工作了廿多年的Teresa,目睹並印證著媒體藝術的發展與改變,並以藝術行政專才的身份參與其中。由一位喜歡文字、夢想當一名作家的藝文少女,Teresa因緣際會之下轉投電影媒介及藝術行業,Q & A如探戈,是次採訪以問答方式進行,透過了解Teresa的入行經歷、後續發展、與藝術家合作的歷程等,回顧在她眼中過去十多年香港的媒體藝術發展,並觀照作為一個藝術推手如何與創作者同行。

我常常自問:其實電影是什麼?

Q:你的成長過程是怎樣的?如何接觸藝術?

A:我小時候已是一個藝文愛好者,喜歡閱讀、寫作,最喜愛的科目是中文。自小的志願是成為作家,後來想成為一名記者,希望以文字理解這個世界。升讀大學時,我主修與文字有關的比較文學,它教懂我以文化角度理解世界,電影同樣,當然也有展覽。

Q:你是如何入行成為藝術行政的?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副刊記者,要處理電影、音樂及時裝相關的題目,但我並不太喜歡香港當時的傳媒文化,得悉香港藝術中心的ifva有招聘,便去應徵。我於1997年6月1日正式入行。我對於這個行業的認識,都是透過工作學習的。

Q:藝術行政或策展人是做什麼的?可否形容一下你每日的工作?

A:我在香港藝術中心工作的職位是節目總監,負責所有由中心參與的文化活動。我有三十多位同事,他們有各自不同的工作範疇,我的工作某程度是與大家一起去發展我們的理念,處理、支援同事工作上遇到的困難,包括人事、資源或是方向性的事情。

Q:你大學修讀比較文學,但工作則與藝術行政相關,你是如何上手的?

A: 入行後我第一份工作便是ifva,開始時過程卻不如預期,每天的工作是寄光碟或VHS(錄影帶), 拆信封以及輸入資料,有挫敗的感覺。經歷了三個月這樣的低潮後,突然有機會經由內部轉職到電影部門擔任助理經理一職。這就像是一個主修電影的機會,我那時才認識帕索里尼和費里尼,有機會看到菲林版本的電影,亦知道了寺山修司等導演所創作的實驗電影。

 

《河上風光》The Life and Times of Ho Chung Village. Photo credit: Hong Kong Arts Centre 香港藝術中心 and River Vision Company Limited 河上風光有限公司.

另外,我有機會去公幹。入行半年後我代表中心去鹿特丹電影節,雖然至今前後只去過三次,但它是我首次參與電影節的經驗,其節目策展於我而言是一個指標:第一,它是當時歐洲電影節中最早期會關注亞洲獨立電影的;第二,它嘗試走不同的路,例如並非遵循紅地毯形式;第三,它關注整個行業的發展,除了放映節目外,亦有市場規劃部分,讓參展人帶新項目來做提案,亦有提供資助機會;最後,它會反思究竟電影是什麼。這令我意會到一個藝術活動需要有新的視野,並提出問題。它令我日後有機會策展之時,並不只側重於節目,而是會去關注該節目對香港其他環境是否能接軌?有否提供其他的可能性?

Q:ifva是否嘗試做到以上數點?它本身是由電影/短片開始,發展至新媒體的部分,是否在回應整個情境?

A:我希望有。那時候做電影節目策劃做了五年,我常常自問:其實電影是什麼?除了在一間房間裡播放電影外,還有什麼可以做的呢?2001或2002年左右,開始較多人討論媒體藝術,我感到是時候要停一停去思考,於是辭職並前往英國修讀「文化及媒體硏究」。我當時帶著一個我希望了解的問題──電影除了是經傳統影院所播放以外到底還有什麼?在英國讀了一年半的書,交畢論文畢業後,當天下午便收到上司Connie Lam(林淑儀)的電話,邀我回來負責 ifva這項目,沒想到一做便是十年,由第10屆ifva開始全職工作到第19屆。

Q:那時候你是否在ifva加了媒體元素?

A:ifva本身是短片比賽,它高舉的精神是,每個人都有表達自由的權利,除了影片或後來的動畫作為媒介,其實媒體藝術也可以是一種表達方式,所以在我回來參與策劃時,在傳統的短片放映外,加了一些現場表演。直到第11屆的時候,我們正式於比賽中增加了「單屏幕互動媒體組」,後來經歷了三、四屆,便慢慢轉為「媒體藝術組」。

Q:轉型時有面對什麼困難嗎?

A:剛開始那幾年很辛苦,不單只是宣傳,整件事情是由零開始,由制定規則,找評審,以至找人參賽都困難重重,但我很慶幸當時做了這些改變。由2004年到2007年,那三年我嘗試應用在英國學到的知識,比賽是其一,活動上也嘗試把國外的媒體藝術家帶到香港做活動。

Q:你有否參考其他國家的例子?

A:有兩件作品啟發到我,第一個是2002、2003年時我去柏林電影節,經過Alexander platz廣場,它有一個戶外投映,當時好像是情人節,大家傳送訊息到某一個電話號碼,像發佈愛的訊息之類,那些訊息會被投映在廣場裡面。當年這已算是較先進的事情,我記得所有在廣場的人都聚集起來,看著某大廈的外牆,大家被它的情感所牽引。它有數樣很前衛的東西:第一,它發生在公眾地方而非在畫廊或美術館;第二,它使用的並不是很高深的科技,卻能夠把人的感性連繫起來,亦有互動的部分。這經驗很原始,但也建立了我對媒體藝術或藝術作品的標準:科技只是一個方法、一個媒介,最重要的是它可以連繫到人,大家並不需要特別的知識也能參與。

第二個經驗是2004、2005年,我去台中美術館參加一個紀錄片電影節,當時有一個媒體藝術展覽,他們找來日本藝術家 Masaki Fujihata(藤幡正樹)。他有一件藝術品模擬了一個客廳,進去時會有一本電子書,當中有感應器,書會牽引到某些東西,令家居設置改變。這作品雖由電腦程式驅動,但表現方式就像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連小朋友亦可一起參與。

Q:這是你想達到的理念?如果由你策展媒體藝術作品,你會希望更貼近公眾嗎?

A:是的,我想我現在未必能夠完全做到,但這是我會選擇的方法。其實後來因為想吸收更多相關的知識,2007年時我申請了亞洲文化協會的研究生獎學金到美國八個月。我給自己的題目是:大家在美國究竟是如何推動媒體藝術的?

沒料到的是,可能因為美國當時較沉迷於技術方面的發展,我欣賞到的作品都比較概念性,那並不是我有興趣的方向,這旅程提醒了我一件事,藝術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如何賦權予人。另外,我開始對跨界別的合作有興趣,例如在紐約時我接觸了一個組織eyebeam,它們透過不同的駐場或工作室的方法做去支援,不單只專注媒體藝術家的發展,更鼓勵了不同藝術家、理論家,甚或是城市設計規劃人員,組織他們一起合作或研究。 結束了美國旅程後,我開始面對「人」這個題目,並較專注於藝術家發展上。

尤其當我發現要當新的藝術家並不困難,通常第一次展出,會得到不少支援,要是成名了,一定會有更多的展出機會,但在香港,我們有更多處於困惑期的藝術家,如能與這群藝術家同行,會更有意思。這令到我開始花較多時間擔當監製的角色。我著迷於如何與藝術家由零開始,一起由概念開始慢慢將事情成形,並與他們發展更長線的關係。

《河上變村》Flowing Stories. Photo credit: Hong Kong Arts Centre 香港藝術中心 and River Vision Company Limited 河上風光有限公司.

藝術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如何賦權予人。

Q:這個轉變後,有沒有哪幾位媒體藝術家是透過這樣的合作方法一起創作的?

A:就以曾翠珊(Jessey Tsang)為例,我們開展了一個旅程,而到現在為止仍在這旅程當中。她在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School of Creative Media,下稱SCM)的畢業功課是一件有關西貢蠔涌村落的DVD-Rom作品,我鼓勵她繼續探索,以不同方式去記錄這村落。接續,她便拍了一條短片《河上風光》,以聲音及簡單的動畫去記錄那村落那條河的發展。後來她又拍了她的第二條劇情長片《大藍湖》,以故事的形式講述關於這村落的事情,同年她拍了紀錄片《河上變村》,現在她在拍攝的最新一條紀錄片是《冬未來》。她有意識地運用了不同媒體或表現手法,由短片、動畫、劇情片、紀錄片去記錄一個對她這麼重要的命題。我挺開心的事是由2006年到現在,她容許我和她一起合作。

Q:你策劃了ifva或媒體藝術這麼多年,有否觀察到哪些作品、創作人或大環境的趨勢或變化?

A:媒體藝術組每五年便會檢討是否應該繼續進行,較慶幸的是由2005到現在,這個組別已存在了15年。我們的團隊有新舊同事參與,不只限於參與者,還包括評審和觀眾,項目也擴展到整個亞洲。學校也很重要,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是很強的後盾,現在也多了一些院校,例如香港浸會大學有些同學和老師都有去做這方面的硏究及創作。Videotage(錄映太奇)與Mircowave(微波國際新媒體藝術節)也在一直推廣,它們帶了很多核心以及新的角度去讓大眾理解媒體藝術。

Q:你入行或工作的過程有沒有遇上一些特別的人?

A:我有數個楷模,第一個是May Fung(馮美華)。我初初入行時,香港藝術中心有半年請了 May Fung 當我們的教練。她並不只是教導我,還教導了其他同事,她訓練我們由一群小朋友到變成了不太失禮的藝術行政人員,如教導我們最基本的電郵禮儀等,真正受用不盡;第二個是茹國烈(Louis Yu),我沒跟他直接工作過,但他教懂我如何宏觀地去看事情;第三個是蔡甘銓(Jimmy Choi),是他給了我機會,把我從拆信封生涯裡拯救出來,亦是我在電影部門工作時的上司,最後一位是Connie Lam,是她把在英國的我領回藝術中心的,我才有機會再次展開這份工作。

另外,在這個圈子裡,我亦深受Videotage或Microwave的啟發,如Videotage的存在本身,便是一個資料庫,這方面ifva未必很主動及積極去做,可能基於資源或其他問題,但其他機構做的事,正能夠互補不足。

Finding Eva. Photo credit: Hong Kong Arts Centre and ifva.
《大藍湖》Big Blue Lake. Photo credit: Hong Kong Arts Centre 香港藝術中心 and River Vision Company Limited 河上風光有限公司.
《大藍湖》Big Blue Lake. Photo credit: Hong Kong Arts Centre 香港藝術中心 and River Vision Company Limited 河上風光有限公司.
《河上風光》The Life and Times of Ho Chung Village. Photo credit: Hong Kong Arts Centre 香港藝術中心 and River Vision Company Limited 河上風光有限公司.
《河上風光》The Life and Times of Ho Chung Village. Photo credit: Hong Kong Arts Centre 香港藝術中心 and River Vision Company Limited 河上風光有限公司.
《河上變村》Flowing Stories. Photo credit: Hong Kong Arts Centre 香港藝術中心 and River Vision Company Limited 河上風光有限公司.
《河上變村》Flowing Stories. Photo credit: Hong Kong Arts Centre 香港藝術中心 and River Vision Company Limited 河上風光有限公司.
字幕
photo credit: Finding Eva. Photo credit: Hong Kong Arts Centre and ifva.
photo credit: 《大藍湖》Big Blue Lake. Photo credit: Hong Kong Arts Centre 香港藝術中心 and River Vision Company Limited 河上風光有限公司.
photo credit: 《大藍湖》Big Blue Lake. Photo credit: Hong Kong Arts Centre 香港藝術中心 and River Vision Company Limited 河上風光有限公司.
photo credit: 《河上風光》The Life and Times of Ho Chung Village. Photo credit: Hong Kong Arts Centre 香港藝術中心 and River Vision Company Limited 河上風光有限公司.
photo credit: 《河上風光》The Life and Times of Ho Chung Village. Photo credit: Hong Kong Arts Centre 香港藝術中心 and River Vision Company Limited 河上風光有限公司.
photo credit: 《河上變村》Flowing Stories. Photo credit: Hong Kong Arts Centre 香港藝術中心 and River Vision Company Limited 河上風光有限公司.
photo credit: 《河上變村》Flowing Stories. Photo credit: Hong Kong Arts Centre 香港藝術中心 and River Vision Company Limited 河上風光有限公司.
鄺珮詩

鄺珮詩多年來積極推動電影及媒體藝術,擔任藝術行政、策劃及監製的工作。她現為香港藝術中心節目總監,致力培育新一代藝術人才。2007年獲亞洲文化協會Starr Foundation獎金到美國紐約和洛杉機實習交流。

她曾在2004 – 2014年間,帶領香港獨立電影節的工作。近年,她活躍於香港獨立電影監製,曾參與法國南特影展的Produire au Sud電影工作坊及鹿特丹影展的Rotterdam Producer Lab。由她監製的長片作品有劉浩的《老那》(2010)、曾翠珊的《大藍湖》(2011)及紀錄片《河上變村》(2014)、黃浩然的《點對點》(2014)及《逆向誘拐》(2018),以及楊曜愷的《叔.叔》(2019)。後者更入圍2020年德國柏林影展的「面面觀」單元。

她是實驗音樂團體「現在音樂」的董事會成員,亦是香港藝術家團體「飛色蕃茄」的其中一個創辦人,致力於紐約推廣香港藝術。

Teresa Kwong

Born in Hong Kong, Teresa Kwong is a promoter, curator and producer for film and cross-disciplinary arts practices. Currently the Programme Director of the Hong Kong Arts Centre, she is committed to nurture and promote the next generation of arts talents. She has been awarded a Starr Foundation fellowship by the Asian Cultural Council to conduct research and undertake residencies at arts organizations specializing in film and media arts in New York (Eyebeam Art + Technology Center and Electronic Arts Intermix) and Los Angeles (REDCAT and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he Arts) in 2007.

Teresa has been leading the ifva (Incubator for Film and Visual media in Asia), a short film and media arts awards and festival between 2004 and 2014. She is one of the active independent film producers in town and working with up-and-coming filmmakers in Hong Kong and China since 2006. Her titles as producer include Liu Hao’s Addicted to Love (2010), Tsang Tsui-shan’s Big Blue Lake (2011) and documentary Flowing Stories (2014), Amos Why’s Dot 2 dot (2014) and Napping Kid (2018), as well as Ray Yeung’s Suk Suk (2019) which screened in the Panorama section of the 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2020.

Teresa is a member of the board of directors of Contemporary Musiking Hong Kong (an incubator for cross-disciplinary practices in music, sound, and technology). She is also a founding member for the Tomato Grey (http://tomatogrey.net), a Hong Kong-artists collective across disciplines, with a devotion to the promotion of Hong Kong Art in New York city.

Connecting the Dots → Connecting the Dots → Connecting the Dots → Connecting the Dots → Connecting the Dots → Connecting the Dots → Connecting the Dots → Connecting the Dots → Connecting the Dots → Connecting the Dots → Connecting the Dots → Connecting the Dots → Connecting the Dots → Connecting the Dots → Connecting the Dots → Connecting the Dots →